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九元及第,女帝竟然是我前妻? > 第23章 宗亲账裂

第23章 宗亲账裂

西山这地方,不算偏,但朝堂上十年没人敢提。-零\点~看_书\ .更¢新.最/快?

十年前那场“礼政三纲”闹得满京风雨,最后的结局,是沈成明自己卷了行囊,搬去西山,连陛下亲口召都不应。

有传他疯了,有传他腿瘫了,也有人说,他在等,等一个天子不稳、朝堂出漏、满京要散的时候,他再出来,接盘。

现在,他出来了。

这一晚,沈成明没进宫,也没走中书路。他只送出了一封手信。

送信人是老仆,走得慢,手也抖,但腰板直得跟铁板似的,一封信递到政绩司内堂,开口就一句话:“老爷说,‘账裂之日,正学当出’。”

杜世清把信拆了,看一眼内容,当场倒吸一口气,拔腿就往李洵玉办公室冲。

“出事了出事了,大人你快看这个!”他一边喘一边拍信,“西山的沈成明,动了!”

李洵玉接过信,扫完就笑了。

“果然来了。”

“你……你早知道?”杜世清懵了。

“太后既然动了祖谱,西阁那帮人不出来才怪。”李洵玉把信放桌上,手在那句“宗亲之账,可裁于政,莫裁于人”上点了点。

“沈成明就是这意思。他不反账,他是要管谁来裁。”

“那怎么办?”杜世清心都乱了,“要不咱先缓一缓,别再贴宗亲的卷子了?万一……”

“贴。.d.n\s+g/o^m~.~n*e?t~”

“啊?”

“我让你今天下午贴出‘肃亲王兼并学田’案,明天上午贴‘亲王食粮军演银’混流卷,后天把‘玉册改批’副本挂在政绩司大门上。”

李洵玉起身,往后堂账房走,“他不是出来想讲学吗?那我就给他开讲堂。”

“咱不是不讲理,咱讲——百姓的理。”

同一时间,凤仪宫。

太后正坐着喝茶,监正进来报告:“西山送信了。”

太后手一顿,茶盖敲在盏口:“沈成明?”

“是。”

“他怎么说的?”

“他说——礼政之纲,可再理。”

“呵。”太后笑了,笑得冷,“果然是他。”

“去,备马车,明天我亲自去一趟西阁。”

第二天,政绩司门口贴出新榜。

【肃亲王兼并学田案】

【案号:亲账·乙十六】

【内容:肃亲王以“军演田调”名义,将青东五县学田划入藩属,征收银粮共计三年,合计银七万两,粮一万三千石。】

【注:涉官署签批:户部、兵部、太常署】

【查证:政绩司·亲账档】

榜一贴,京里炸了。

你说查贪官,百姓欢呼;你说查祭礼,百官沉默;可你现在查起了宗亲?

这可是亲王啊,是皇家的脸面。·y,p/x?s+w\.,n\e_t~

整整一上午,政绩司门口站满了人,有吏员、有学士、有藩府下人,还有些人根本不说话,就是看,看那张榜贴,像看圣旨。

中午前,肃亲王府送来一封状纸。

落款四个大字:【藩府质疑】。

内容全是客套话,什么“政绩不得越位裁定宗亲之制”、“皇家账册当归礼部核纪”……

李洵玉看都没看完,丢一边。

“这玩意儿拿去糊火盆。”

下午,户部又送来口信,说“青东学田卷宗未在当前审查计划内,请政绩司慎重查调。”

李洵玉直接回:“你们不查,我查。”

“你们不写,我写。”

“你们不敢签名,我代签。”

“我不是你们的长官,但我是——账的长官。”

黄昏时分,内廷来人传话:“陛下宣你入宫。”

昭阳殿里,姬姒意坐着,一句话都没说。

桌上摊着的,就是那封“藩府质疑”。

李洵玉一进来,规矩行了一礼。

她还是没说话,手指在桌上轻轻点了点,意思是:你自己看。

李洵玉扫了一眼,说:“看过了,废纸。”

姬姒意抬头:“你确定这一步要走?”

“我早该走。”他语气不快不慢,“陛下,如果你这时候回避,他们就以为你怕。”

“可你不是他们的皇后,你是皇帝。”

“你不能怕。”

姬姒意盯着桌面,过了好半天才开口:“你要不要听听外头怎么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