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快眼看书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 第130章 能创效获认可(上)

第130章 能创效获认可(上)

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蝉鸣声穿透车间的铁皮屋顶,在耳畔无休止地聒噪。*秒+蟑,结~暁\税_旺~ `已_发~布′蕞¨歆`蟑,結·

我握着一沓电费单,指尖被纸张边缘磨得发疼,目光却死死钉在数字上 —— 连续三个月,烘干生产线的电费支出都稳定在每月 3 万元。

作为刚调任生产主管的新人,我深知这看似寻常的数字背后,或许藏着能撬动成本控制的关键支点。

车间里,滚烫的气流裹挟着机器运转的轰鸣声,烘烤着每一寸空间。工人们的汗珠不断滚落,却顾不上擦拭,全神贯注地操作着设备。

烘干机吐出的热浪,让空气都扭曲变形,我在这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再次核对电费单上的数字,眉头越皱越紧。

推开配电室斑驳的铁门,潮湿的空气裹挟着电线的焦糊味扑面而来。值班电工老周正趴在仪表盘前调试设备,安全帽歪戴着,后背的工作服被汗水浸出深色的盐渍。

“周师傅,这烘干线白天的用电负荷一直这么高?” 我指着跳动的电流表问道。老周直起腰,用手背抹了把脸:“可不嘛,白天机器全开,电压又不稳定,电表跑起来比兔子还快。”

他的话像一记重锤,让我突然想起上个月在供电局拿到的峰谷平电价表 —— 白天电价高昂,深夜却近乎腰斩。_0+7·z_w¢..c·o^m/

我陷入沉思,目光在配电室里来回扫视。老旧的仪表盘上,各种指示灯闪烁不定,电线如同杂乱的蛛网,缠绕在一起。

如果能将烘干线的运行时间调整到夜间,利用低谷电价,那每月的电费支出岂不是能大幅降低?

但这其中的困难也显而易见,夜间生产意味着要重新安排工人的班次,增加管理难度;而且,设备在夜间长时间运行,是否会出现故障?维修和保养又该如何安排?

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周,他挠了挠头,沉吟道:“想法倒是不错,可这夜间生产,设备出了问题,维修起来可就麻烦了。

再说,工人们愿不愿意上夜班也是个问题。” 我点点头,深知老周所言非虚。但成本控制迫在眉睫,这个方案值得一试。

回到办公室,我立刻开始查阅资料,研究其他企业在峰谷电价利用上的成功案例。同时,我联系了设备供应商,咨询烘干机在夜间长时间运行的可行性。

经过一番深入了解,我发现只要做好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夜间运行的风险是可以控制的。_0+7·z_w¢..c·o^m/

接下来,我组织了一次生产部门的会议,将调整烘干线运行时间的方案提了出来。

会上,工人们议论纷纷,有人担心夜班太辛苦,有人担心影响家庭生活。我耐心地向大家解释方案的好处,承诺会合理安排夜班补贴,尽量减少对大家生活的影响。

经过一番沟通,工人们逐渐接受了这个方案。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夜间生产。老周带领电工团队,对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维护;我则重新制定了生产计划和排班表。

当第一缕晨光洒在车间时,看着夜间运行的烘干线平稳运转,我知道,我们迈出了成本控制的重要一步。而那曾经让人头疼的电费数字,或许即将迎来新的变化。

回到办公室,我翻出近半年的生产日志,在台灯下逐行比对数据。窗外的月光爬上窗台,又慢慢移到脚边,而我全然不觉。

当晨光刺破云层时,密密麻麻的计算草稿铺满桌面:若将烘干工序调整至夜间,配合谷段电价,每月竟能节省近 1 万度电!我攥着计算器的手微微发抖,12 万元的年节约额,这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数字。

产例会上,投影仪的光束在白板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各部门主管们无精打采地翻着文件,空调外机的轰鸣声与文总翻动笔记本的沙沙声交织。

当我起身汇报时,能感觉到几十道目光齐刷刷落在后背。“各位,我发现当前烘干生产的电费支出存在优化空间。”

我深吸一口气,展开自制的电价曲线图,“若将生产线调整至夜间谷段运行,不仅能避开用电高峰,还能……”

会议室突然陷入死寂,连窗外的鸟鸣都清晰可闻。我瞥见采购部张经理推了推眼镜,嘴角勾起一抹怀疑的弧度;财务总监李姐则快速敲击着计算器,眉头越皱越紧。

直到文总放下钢笔,发出 “咔嗒” 一声轻响,我才惊觉自己的手心早已被汗水浸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