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
但是现在根据封云所言,这根法的来历似乎牵扯极大,甚至连根法的数量都是确定的。
“二十八篇,岛主在教导姜桓和姬乘月他们时,我曾无意间听到过。”
“不过就是岛主也不确定,当时是当一则传说讲给下面弟子听的。”
封云回忆着,然后学着岛主的口吻继续缓缓开口道:
“相传无穷岁月之前,还是混沌未开,人类茹毛饮血,处于野蛮文明的时候,天地间充斥着各种洪荒异种,上古魔神。
而在某一天,有一尊难以想象的存在路过大地,它不可名状,没有面目,却强大到不可思议,一举一动都让神魔战栗,有难以想象的伟力,
后世的人称呼它为——道。`s·h`u*w-u-k+a*n¢.`c?o?m!
它在大地上驻足了许多岁月,漫天神魔,飞禽走兽还有茹毛饮血的人类也观察注视了它无尽岁月,
天地万物开始不由自主地学习它,模仿它。
在漫长岁月中,神魔皆无所悟,反倒是最弱小的人类开始从它身上悟出来许多东西,但当时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类能够完整的体悟,承接完整的【道】。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把从他身上感悟到的东西分割再分割,直到能达到人类承受的范畴。
有人将‘道’均分为二,名为阴阳,或一分为三,冠以三才;或均分为四,归为四意;随后又有五行,六御接连出世。
漫长岁月过去,靠着这些悟出来的东西,人类驱赶了神魔,降伏了各种洪荒异兽,直到最后一个名叫伏羲的人从它身上分离出了八卦时,沉睡的无数岁月的它醒来了。
它离开了大地,去往不可名状之地,此后再也没有出现。”
封云说完了,但是李阳的思绪却掀起了一场海啸。
“阴阳,三才,四意,五行,六御,八卦……这就是你说的,二十八篇根法?”
李阳的声音有些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颤抖,这完全颠覆了他修道以来的所有认知。
迎着青城山的云色还有烈阳,封云点点头,再度徐徐开口:“据岛主所说,岛上的【坤灵食炁法】是五行根法之一的土行根法,在根法之中也算上乘。” “你的意思是说,根法也有高下之分?”
“嗯。”封云眉头微皱,点点头:“从阴阳到八卦,‘道’分的越杂,距离道的本源就越远,所以按照理论来说,最强的根法,就是阴阳根法。”
“而在这之下,就是你的日月星三才根法。”
这又是一个惊天隐秘,李阳心中乍舌,按照封云的说法,他修习的本源根法还有一部,代表着星辰!
“不过,这都是我从岛主那里听来的,只是传说,连岛主自己都十分怀疑传说的真实性,我此刻说出,只是给你一个思路。”
“不,你那位岛主活了数千年,从他口中说出来的话,不可能全部都是空穴来风。”
李阳眉头紧皱,封云刚刚讲述的这个传说涉及到道的本源,而且一瞬间给了他很多启示。
他很早就开始怀疑,为什么自己升入人仙之后,玉蟾食炁法还有旸乌食炁法就自动合成了《极道宝鉴》,如今看来,是因为这两篇根法本就出自同源,并不是李阳猜想的系统伟力。
“日月相合为极道,若是再得到另一篇代表星辰的食炁法,三才和一,那是否才是真正道的根本?”
李阳蹙眉,开始浮想联翩。
李阳再问封云关于根法的其他细节时,封云便开始一问三不知,显然他也只知道这个传说而已。
再得不到有用的信息,李阳拜别封云,压下心中杂念继续远行。
封云所说的传说虽然关系甚大,但却不是目前李阳最关心的问题,他在青城山上还有事情要做,还有一个人要见。
他要见的最后一个人,叫做天一。
青城山道院刚刚结束早课,一个长相儒雅贵气的小道士收了天蓬尺,正往前走,刚刚跨出道观大殿一步,整个世界突然寂静无声。
喧闹的道院学生,道观的诵经声还有屋檐下风铃的清脆响动全部都不见了,天一抬起头,只见一个青色道袍的年轻道士正在院中,平静的看着他。
“我马上要去你的世界,你从那个世界来,我需要对你进行搜魂,了解那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