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秦氏在京城名门积攒的人脉,学子招收并不成问题。
而对于秦氏明里暗里地向江扶风与柳臣二人表示想要抱孙子一事,柳臣是这般回答的。
“纵是我与夫人感情要好,但孩子一事却急不得。大夫说,我这身体还需要多加调养,暂且不宜生育。否则连累孩子一出世便像我这般,便不好了。”
此后秦氏未再多问,见柳臣与江扶风二人夫妻间“如胶似漆”,心头想着抱孙子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渐渐的,秦氏待这位儿子既喜欢、其本身又有实干的儿媳态度好了不少,素日无事时亦会对江扶风嘘寒问暖。
江扶风自然是乐见其成,她如今虽是习惯了柳臣与她同居一屋,但两人大多时间里,依旧是相敬如宾的。
夜里她在案台处忙于学堂之事时,柳臣还会同她论谈一番,偶有意见不合二人也为此争论不休。以至于府内的丫鬟皆以为他们吵了架,翌日伺候在旁时,皆嚅声谨言。
江扶风倒是觉得,她与柳臣与其说是名义上的夫妻,倒不如说是二人是为扶摇书斋的合伙人。
春去秋来,扶摇书斋已初具规模,与京城中的不少私塾相当。陈词教书之际,也会向平展先生讨教一二,是以时日一长,进步的不仅仅是学堂里的学子。
【宿主,下月京中举行乡试,考虑到扶摇书斋学子并不算多,且重新办学时间不长,此次的任务是参考并入选过五位学子便算完成。】
系统的声音响起,江扶风亦是明白此任务算是系统放宽了要求。
京中乡试的录取者通常有一百二十人左右,翌年可参加春闱。作为京城这般要地,划定的录取人数看似很多,但这天子脚下,本就是读书人兴来之所,竞争尤为激烈。
且据江扶风了解,扶摇书斋这些年来,过乡试者都寥寥无几。最早年间还有着几个挤进春闱,到后来皆各自奔散,人才流失极为严重。
江扶风沉思间,问道:“若是这个任务未能完成,第四个人才信息便不会提供予我了是吗?”
系统很快便答了她的话:【此次任务未能完成的话,进度不变,顺延至下一年的乡试。而届时很有可能第四个人才已被他人挖掘,导致宿主无从下手,这样便错失了奖励了。】
江扶风蹙起眉:“不能奖励顺延至第五个人才信息?”
系统耐心解释道:【宿主,系统提供的人才信息都是根据当前扶摇书斋发展进程来给的,并不是随机的。后续也会出现有的人才宿主难以招揽,或者有的人才身处宿主对立面,这些皆有可能。目前提供给宿主的三位,都是比较容易收归麾下的。】
江扶风听罢槽道:“由易入难……你们这系统还真‘智能’啊。”
初秋未寒,蝉鸣响彻于窗。烛泪悄落的厢房内,江扶风坐于案边,手边翻阅着纸页,其上尽是近来扶摇书斋入学堂的学子名录。
“今年扶摇书斋的学子几乎都是新招,学堂内参与乡试之人并不多。像程遂安这样连着乡试资格都未获取的,更是多数。”江扶风仍顾虑着系统安排的任务。
恰逢柳臣经由,闻及此,他若有所思地看着那卷上之名,轻声抚平着江扶风的心绪,“书斋尚是起步之时,眼下发展的势头已是迅然,夫人莫要操之过急才是。”
江扶风点点头,又道:“当前书斋里的学子身份各一,起初我还担心他们难以融洽,会惹出什么事端。没想到那程遂安虽是出身贵胄,却带头引着寒门与世家相交,他还当真有些本事。”
“程遂安的课业我看了,比我想象中写得好很多,就是字迹稍显潦草。”柳臣说着,似是忆及那令其难阅的字,眉心不由得微拧。
而后他道:“程家从前功高,程遂安这样费劲掩饰自己,可见程家也并非毫无参党之心。但现在京城中人人的目光皆在性格作风与侯爷如出一辙的程如宁身上,也无人在意他这个嫡长子。”
“既是如此,将来若是到了缺人所用之时,那程如宁有没有可能继承侯爷的衣钵?”江扶风没由来的发出此问,即便她知晓程家有着嫡子程遂安,如何也轮不到程如宁一位女子来当。
可越是时代不容许如此,江扶风越想去打破这个界限。
柳臣对她此问有些意外,却确然否道:“几乎不可能。先不论程遂安身为嫡长子,他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再者,哪怕程侯爷只有程如宁一个嫡女,袭位之人也不可能是程如宁。届时,程侯爷需从他程氏宗亲里挑选一位男子袭位。”
江扶风听罢陷入了思索,柳臣见她心事重重,又再续道:“我朝至今未有女子为官,所以哪怕程如宁再优秀,武力谋略再了得,她都没法披甲上阵,封狼居胥。